“每天加班到深夜,还要手动整理几十份采购订单、对账报表。”
这是某制造业企业采购经理小李的真实写照。

过去,这家制造业企业的运营,就像一部“卡顿”的机器:
- ERP、MES、财务、供应链系统各自为政;
- 订单处理、排产、对账都依赖人工操作;
- 数据滞后、报表迟缓,管理层很难第一时间做出决策。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竞争,企业亟需一场 数字化蜕变。
关键转折:RPA机器人上场
企业决定引入 RPA机器人,将繁琐、重复、耗时的操作交给机器人,让人力释放到更有价值的岗位上。
四大应用场景
1️⃣ 采购订单:从30分钟到5分钟
机器人自动读取ERP申请单,生成供应链订单并汇总供应商报价。
效果:单个订单处理效率提升80%。
2️⃣ 生产排产:从1天到1小时
机器人抓取MES设备数据与ERP订单,自动生成排产表并同步。
效果:计划准确率提升25%,管理层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 库存与财务对账:从2人/天到30分钟
机器人自动比对ERP与财务系统,生成差异报告并标注异常。
效果:准确率接近100%,人工几乎无需再介入。
4️⃣ 质量检测与报表生成:从2天到30分钟
机器人自动收集检测设备数据,输出分析报表并分发至相关部门。
效果:质量问题提前暴露,管理层决策周期大幅缩短。
成果:从“数据孤岛”到“高效协同”
- 70%+ 人工时间释放
- 500万+ 年度人工成本节约
- 跨系统数据打通:ERP、MES、财务、供应链系统实现无缝协同
- 管理层实时掌握数据,响应市场速度显著提升
未来: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
如今,RPA已经成为这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引擎”。下一步,他们计划将RPA与AI结合,探索 预测性排产、智能质量管控、自动化财务分析,让工厂真正进入“智能化运营”阶段。
正如客户所说:
“RPA不是简单的降本增效,它正在帮我们搭建一个高效、敏捷、智能的新工厂。”
本文是51RPA中文社区原创文章。发布者:RPA小当家,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rpa.net/rpacase/9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