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国立大学医院(SNUH)近期在数字化转型中引入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成功实现重复性行政工作的智能化处理。医院内部研发的RPA系统已覆盖九大核心流程,包括病历审核和月度统计报表生成。

医院数据显示,约11%的日常记录管理任务已实现自动化,处理时间缩短70%;其中两项统计报表实现了全自动化(100%),显著提升了准确性和效率。RPA系统每小时可节省约76.5工时,相当于近半数全职员工的工作量,这些时间正被重新分配至科研支持等高价值工作。
自去年7月系统上线以来,经过技术培训的医院员工持续维护RPA系统。为顺利实施,医院重构了部分手工流程,并将临床数据仓库中的非结构化数据整理后导入系统。据内部调查显示,RPA系统获得95/100的平均满意度,其中统计自动化功能最受认可。目前,医院正考虑将RPA推广至药房和当日手术中心等科室。
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加速创新
为支撑更广泛的数字化应用,SNUH将包括HIS和PACS在内的30个核心IT系统迁移至基于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的外部互联网数据中心。这一举措不仅降低了老旧基础设施的维护成本、降低系统故障风险,也为AI和大数据应用提供了灵活平台。
医院近期推出了两项AI项目:一是自主研发的医疗大语言模型(LLM),据称为全国首例;二是基于LLM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用于精准医疗。此外,SNUH及附属医院整合了通用数据模型平台,实现网络范围的科研协作,并通过MyData平台推动个性化医疗服务。
SNUH表示:“向敏捷灵活的SDDC架构迁移,是为了应对基础设施老化、系统风险及大数据驱动医疗的需求。”此次迁移历时16个月完成,被认为是韩国医院的首次尝试,HIMSS也认可其先进的数据中心能力,并在去年授予基础设施采用模型第6阶段认证。
本文是51RPA中文社区原创文章。发布者:RPA小当家,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rpa.net/rpacase/9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