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可SaaS化的时代,RPA为何敢“逆天而行”?

RPA不是一种信息化系统,而是一种基础能力,也是多SaaS时代的一个必然趋势和结果。它帮助企业打通不同的独立的系统,赋予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更好地使用信息化系统的能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3年,估值从1亿美金暴涨到70亿美金,Uipath成为国际RPA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一个神话。这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和认知到了“RPA”这个词。根据麦肯锡公司的预测,RPA将在2025年之前带来6.7万亿美金的经济影响。

一切皆可SaaS化的时代,RPA为何敢“逆天而行”?

RPA,简单的解释就是机器人流程自动化,但流程自动化对企业内部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需求。尤其现在致力于为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信息化的各路SaaS服务商们风生水起,为什么又有一个RPA冒了出来?从互联网优先、移动优先、云优先到自动化优先,RPA+AI又带来了一个新的经济浪潮?

RPA不是一种信息化系统,而是在多SaaS时代,为企业减负的基础能力。

RPA:不伤筋动骨,是在为企业减负

在RPA之前,企业内部就一直存在自动化的需求。“很多软件都带有脚本功能,比如excel中的VBA宏,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某个单一场景的自动化而设计的。”这几年,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对于工作流程自动化的需求越发强烈。

RPA是一种低代码量的编程技术,也是一个软件开发工具包。它把企业进行流程自动化的成本大大降低了,让企业原来只能通过编写程序或者编写脚本才能实现的自动化功能,通过机器人自主学习以及图形化拖拉拽的方式就能实现。”因此RPA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和应用,RPA产品的销售额也在翻倍增长。

一切皆可SaaS化的时代,RPA为何敢“逆天而行”?

再说RPA之前的各种SaaS软件,RPA行业专家反而认为,当企业SaaS越来越多了之后,才更需要RPA来为企业减负。这里面的逻辑是,企业使用SaaS的替代成本很高,用史秋芳的话来讲就是“伤筋动骨”。从培养认知、到熟悉操作,再到数据收集、自动化、智能化等等,整个部署、应用和固件开发的周期成本都非常大。另外,新进的SaaS系统需要与老系统打通,一个又一个不同流程的SaaS软件的引入实际上是在为企业做“加法”。

看上去SaaS为企业提高了效率,但是当使用的SaaS工具越来越多,不同SaaS系统之间的打通谁来做?

2018年,阿里构造了一个“数据中台”的概念。想必也是看到了目前企业SaaS化、信息化路上的业务和技术痛点。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们所打造的中台,概念更偏向于业务管理方向。业务上当然想理想化地各个系统都能打通,但真正落地到技术打通,到底谁能办到?

于是,RPA顶着风头正盛的SaaS、数据中台出现了。

RPA通过先梳理流程,再让机器人自主学习在流程上代替人的工作,整个过程不挑场景、没有侵入性,不用接口、不用捞数据,企业的使用成本自然会更低。因此,RPA不是一种信息化系统,而是一种基础能力,也是多SaaS时代的一个必然趋势和结果。它帮助企业打通不同的独立的系统,赋予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更好地使用信息化系统的能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刘春刚表示,“作为一种泛行业泛场景的基础技术,理论上讲,肯定比单一的信息化系统更有发展的想象空间。”从全球来看,RPA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国外已经有3家包括Uipath在内比较领先的小巨头。在国内,依然是一个早期的市场,在未来的几年会快速地增长(具体来说,国外厂商头部企业有UiPath、BluePrism、Automation Anywhere、Nice、Verint;国内厂商包括技天匠智能RPA、Uibot、艺赛旗RPA、阿里RPA、金智维RPA、达观RPA)。更多阅读:RPA厂商大全。

流程的咨询服务+产品授权,最终是生态的生意

虽然Uipath在RPA市场上来势汹汹,但毕竟在中国的落地会面临很多本土化的挑战,因此本土企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从RPA企业的盈利模式来看,主要分为RPA流程的咨询实施费用与产品的授权费用。前者多为四大等咨询服务公司,其中也有一些RPA技术厂商,主要是针对行业进行研究和流程梳理,此部分利润高,可开发空间大。后者则是纯RPA厂商,会从部署的机器人数量、机器人设计器、管理平台这三方面进行授权收费,利润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对SaaS,RPA对目前的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摆渡人”。

史秋芳告诉亿欧,RPA相当于一个多SaaS集成的平台,是能让AI真正落地的途径,与各AI厂商是一个合作伙伴的关系。这种合作基于最优秀的、性价比最高的AI技术,同时,AI技术也在帮助RPA的机器人进行深度学习,从而达到流程自动化之后的智能化。

从国内外不同的市场环境来看,主要有三个挑战:

首先,企业对产品的采购是一个复杂的理性过程,由于国内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的国情不一样,采用RPA给中国企业带来的ROI自然也会不一样。比如中美人力成本的差距,比如中国的企业可能会从其他方面关注RPA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像流程的标准化、降低员工流失或者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等。所以可能让很多中国企业采用RPA的ROI并没有美国企业高。

其次,中国的大部分行业中都存在着很多专业的信息化技术服务商,这些信息化服务商拥有非常好的客户关系并熟知行业知识与流程 。中国的RPA厂商如何与这些专业的行业服务厂商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是一个挑战。

第三,是中国所有的企业服务企业都面临的挑战。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企业服务的TAM(Total Addressable Market)就比美国小,留给初创企业的就更少了。这是所有中国的企业服务企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刘春刚表示,RPA赛道里短期内会出现百花齐放的情况,会有很多的RPA厂商涌现并参与进来。但长期来看,RPA是一个生态的生意,“这个产品本身会自带一些咨询与服务属性,未来的格局一定是,最好的RPA平台产品会逐步吸引行业中最好的合作伙伴的支持,逐步建立起互利共赢的生态,并赢下大部分的市场。”

自动化优先:技术基因源自微软,时间也是壁垒

其实细究RPA,还可以细分为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RDA(机器人桌面自动化)两种不同的系统特征。从字面上也可以大概可以看出差别,一个是流程上可用于安装大量机器人和可进行集中化、模块化的企业模型,一个则是从一个系统到另一个系统的PC桌面表面自动化,后台业务有限。

不过,目前RPA做得好的企业,技术优势都得益于团队来自原先微软的桌面自动化技术研究部门,Uipath也不例外,“底层都是微软的桌面自动化的技术基因。”此外,进入市场的时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壁垒。

本文是51RPA中文社区原创文章。发布者:RPA小当家,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rpa.net/rpaedu/2070.html

(2)
RPA小当家的头像RPA小当家
上一篇 2019年7月25日 下午11:55
下一篇 2019年7月27日 下午11:5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