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专访 | RPA或许是“最后一个通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机会 云扩科技 • 2022年1月24日 下午5:58 • RPA资讯 在数字化转型的热潮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RPA在降本增效和生产力提升方面的价值,开始广泛运用。 当前,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已经成为市场上领先的技术之一。 在数字化转型的热潮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RPA在降本增效和生产力提升方面的价值,开始广泛运用。 作为RPA赛道的创新企业,上海云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扩科技”)也在市场中书写着自己的答案。 01 RPA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传统行业开启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数字化变革,这给传统行业带来诸多挑战的同时,也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云扩科技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孙中轶看来,每家企业都在成为数字化企业,在这个过程中,RPA技术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动能。 “当前,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数字化系统,二是将这些数字化系统有机结合,以此来满足企业前端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在这两部分中,RPA均能发挥很大作用。” 孙中轶表示,企业在多年的发展中,已经积累了海量数据,如果通过人为处理,不仅耗费大量人力劳动成本,也无法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率。这时,RPA技术就派上了用场。“RPA可以基于设定的规则进行操作,非常适合执行那些枯燥、繁琐的重复性任务,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会更加安全、高效和精准地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与效率。” 此外,孙中轶还表示,长久以来,科技公司都会通过ESB(企业服务总线),来连接企业业务系统,以便让数据和业务流程能够在系统之间进行流转。 但随着业务的增多和系统的增设,ESB无法再同时处理多个异构系统,正在面临被企业淘汰的风险。 “这种情况下,能够连接多个异构系统的RPA 就发挥了作用。RPA具有非侵入式和灵活配置的特性,能够打通和集成企业的数字化系统,连接各个系统中的数据和流程,实现数据管控、数据流转和数据同步等工作。” 也正是因为以上原因,确保了RPA能够在企业内部从小到大地实现落地。对行业而言,或许 RPA是“最后一个能够用通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机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非常重要的价值。 02 以超自动化平台构建企业智能生产力 从2017年成立至今,云扩科技始终专注于RPA领域、潜心打磨产品。 他们凭借长久的研究和实践,云扩科技已经推出覆盖RPA+AI+LCAP的超自动化平台,真正赋能企业从每个微观的业务流的智能自动化到构建完整的智能生产力。 据孙中轶介绍,该平台分为三层,分别对应全业务自动化能力、人工智能应用能力以及人机协作能力。最基础的能力是企业全业务自动化能力。孙中轶表示,为帮助企业客户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云扩科技在这层能力上推出了多类产品。 例如,通过云扩Spark可以帮助企业发现企业内部适合被自动化的流程;通过云扩RPA编辑器,可以轻松创建自动化流程让云扩RPA机器人执行;利用云扩RPA控制台,可以对机器人工作过程进行监管,实现对机器人工作的高效管理和协同配合。 中间一层,是赋予企业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孙中轶表示,通过客户反馈,云扩科技得知企业运用人工智能面临诸多挑战。 例如,不同企业之间的业务具有各自的行业特性,很难规模化用一种人工智能的方法解决不同问题,因此出现定制化需求; 另外,人工智能算法要落地到业务场景中需要很高的集成成本,且普通员工很难有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 针对这些问题,云扩科技通过RPA将AI技术落地到业务系统,云扩AI Hub产品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应用人工智能的能力。 孙中轶介绍,这能集成AI技术伙伴以及云扩自研的AI技术,封装成自动化组件,辅助员工智能、准确、高效地完成各类工作,有效解决 AI 落地难的问题。 最后一层则是位于顶端的人机协作能力。孙中轶指出,以人为中心、重视用户体验是未来人机协同的重要影响因素,而RPA 是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体验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我们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发现,无论流程多么智能,当部署给客户之后,客户依然会跟RPA机器人产生大量的交互工作。而云扩ViCode则可以让用户通过简单的拖拽方式快速构建应用程序,获得最好的机器人交互体验。”孙中轶说道。 03 人机协作的时代已经到来 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在中国迅速发展,RPA引起了企业的广泛关注和投资热潮。 国际权威机构IDC预计,到2023年全球RPA市场规模将达到39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达36%。 中国RPA市场也将高速发展,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2018-2023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4%。在孙中轶看来,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看到RPA的价值,并开始应用RPA技术。 他也坦言,这股热潮的兴起,难免会带来两极分化的局面 :一种是企业将RPA应用得很好,有效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商业竞争力;另一种是盲目入局,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部署路径,以至于RPA无法在企业内部有效落地。 因此,孙中轶表示,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作为RPA厂商,就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帮助企业,走过最初的迷茫期和价值验证期,做出更多行业标杆案例,产生可观的用户价值,并实实在在地提升企业竞争力。 “只有出现这样的领头羊效应,各个行业才会陆续跟进,让RPA技术得以在企业内广泛应用。同时,在赛道内的所有厂商和科技媒体,都应合力承担对RPA的市场培育工作。”他如是说。 在这样的有机发展下,未来繁琐、重复、大批量的工作都将交给RPA机器人去执行,员工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分析、总结、决策和改进等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人机协作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全新的时代里,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一定会协同工作。”孙中轶强调,“我们希望携手合作伙伴一起创新,以科技构建超自动化平台,帮助企业重塑智能生产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51RPA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rpa.net/rpanews/9186.html 赞 (1) 云扩科技 0 0 生成海报 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容智带您零距离感受最前沿的数字化转型之旅! 上一篇 2021年7月7日 下午5:22 2022年RPA行业发展十大趋势,六千字长文助你看懂RPA 下一篇 2022年1月24日 下午6:01 相关推荐 RPA资讯 RPA+物理硬件机器人完成合同盖章和自动密封 RPA小当家 2019年12月25日 RPA资讯 阿里云在云栖大会发布RPA最新3.4版本,将与达摩院联合探索人工智能领域 Sally 2019年10月21日 RPA资讯 微软低代码应用平台Power Platform助力小米新零售国际化布局 RPA小当家 2020年9月29日 RPA资讯 美国佛罗里达州空军基地Hurlburt Field引入RPA提供工作效率 RPA小当家 2020年3月30日 RPA资讯 Google Cloud的上架新应用旨在实现无代码下一步发展RPA RPA小当家 2020年9月21日 RPA资讯 Microsoft与SoftBank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将RPA机器人引入语音通话 RPA小葵 2019年6月28日 发表回复 请登录后评论...登录后才能评论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