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特种部队一般都是几个人参与作战,甚至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任务。这就要求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即格斗能力强又擅长射击。指挥人员也需要具备同样的技能并且头脑清醒,面对不同是突发事件能快速制定作战计划并顺利完成。

传统的软件开发就类似野战部队作战,投入人员比较多,周期比较长。角色包含 PM(项目经理),BA(业务分析师),SA(系统分析师),架构师,开发工程师和测试人员。各个角色也是分工明确,互相配合。PM 负责客户沟通,业务讨论,项目管理;BA 负责业务梳理;SA 负责系统设计;架构师负责技术架构;开发工程师负责软件开发;测试人员负责系统测试。
需要说明下在传统的软件开发中,客户只了解自己的业务,对于系统实现和功能实现是没有概念的。这就要求 PM 参与到业务讨论中。另外, BA 需有较强的专业背景,可以充分的理解客户的需求并转化为文档,SA 则基于需求文档进行相应的系统功能设计。在这个过程中 BA 和 SA 需要紧密的合作才能做到无缝衔接,便于后期的开发和测试顺利完成。
RPA 项目不同于传统的软件开发,类似特种作战。RPA 项目的规模较小,项目周期也比较短,通常项目中只有几个人,甚至个别的项目一个人就可以完成。另一方面,由于 RPA 操作的都是客户的核心业务系统,要做到 0 Bug,不出事则已,只要出事就是大事,这就要求每个人的综合能力比较强,对领导者的要求也比较全面。
RPA 项目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帮助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正确性。RPA 项目是基于客户现有的业务系统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的,也就是在相对限制的范围内和业务固定的情况下,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所有的业务点是不能减少的,只是对这些处理点进行顺序调整或者整合,做到快速高效。
由于客户业务系统的不可更改性,RPA 项目更多的关注在流程梳理和重新设计,也就是 Process redesign,其业务专业的要求相对低些。

RPA 项目中的角色包含 PM(项目经理),BA(业务分析师),SA(解决方案架构师)和 SE(开发人员):
- PM 负责客户沟通,业务梳理,解决方案,项目管理;
- BA 负责业务梳理;
- SA 负责业务梳理,解决方案,流程设计;
- SE 负责流程开发。
从上述的职责就可以看出,不同于传统的软件开发中的角色的岗位分工明确:PRA 中的岗位职责是存在重合,特别是 PM 和 SA 的职责重合的比较大,另外由于涉及的业务专业领域相对小些,SA 的角色也在弱化。SE 虽然只负责开发,但是对业务流程和相应的技术实现也要有一定的认识,如果发现有差异可以提出相应的实现方式。
上面说到特种作战在面对不同是突发事件要能快速制定作战方案,RPA 项目也是同样的要求。在面对客户现有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痛点时,要能迅速地给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这就考验 PM 或者 SA 的综合素质了,即要做到既懂业务,又要做到懂技术,然后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规模相对大的 RPA 项目中,PM 和 SA 是可以共存的。PM 侧重于多项目前期的解决方案和项目管理,SA 侧重于中后期的方案流程设计和实施,SE 负责流程开发。
对于规模相对小的 RPA 项目,PM+SE 或者 SA+SE 的组合足以。甚至能力强的 SA 或 SE 一个人就可以搞定一个小项目。总之,要想保证 RPA 项目的 快速,高效,质量好,核心成员既需要懂技术,也需要懂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成为 RPA 中的特种部队。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教程,本文观点不代表51RPA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