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几张图。
第一张,来自日立的发言《面向全公司开展RPA部署受阻》:

背景交代:
日立在日本是跟Automation Anywhere合作的,当然这个对于本文并不重要。核心大意:
1.日本全国引入RPA的企业中,只有寥寥几家公司进行了全公司大范围部署。
2.主要原因有两个。A-机器人频繁出错停止。B-开发和运维的人手不足。
3.日立的解决方案是,用他们的方法论来克服(个人认为有点扯)。
第二张,来自ZDNet《急速成长的RPA进入幻灭期的原因》:


解说:
田中先生这篇文章去年发表的时候,我有关注过并且还转发了朋友圈。当时只是稍微感知RPA势头没有一开始那么猛了,认为他的发声无外乎是给行业降温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表达他对RPA的看法,仅此而已罢了。田中先生的观点:
1.RPA未达预期效果,让人失望从而陷入了「幻灭期」。
2.未能找到适合RPA的,能够体现RPA最大功效的业务流程。
3.很多企业进行了PoC后,不再继续推进RPA。
正是因为有了田中先生2019年10月发表的这篇文章,才有了下面这个2020年2月发表的文章。
第三张,来自Terrasky《进入幻灭期的RPA的现状》:

Gartner针对「幻灭期」的解释是这样的:
试验性阶段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造成的关注度降低。
进一步解释:个人对于RPA过度的期待与实际RPA展现的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坦白的讲,日本的RPA行业从2019年下半年就能明显的感觉到颓势。中小企业的廉价RPA产品层出不穷,试图炒作SaaS概念的RPA企业频繁发声,头部咨询公司项目缩水等等等等。这些都像极了当下中国RPA市场上正在上演的一幕一幕。
我坚持要说:
RPA不是对Boss不停地讲这个东西有多么的好。
RPA不是将业务流程进行粗暴的自动化了事。
RPA不是工具产品定胜负的商业模式。
RPA不是通过炒作就能火爆市场的概念游戏。RPA是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一种手段。
RPA是需要有帮助企业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能力的团队一同参与的。
RPA是需要通过实干来落地生根而后茁壮成长的。
RPA是需要时间和土壤来培养的。
试问,RPA在中国发展的这几年,究竟有多少已经部署了的业务流程是能【真正】体现RPA价值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来复盘,试着填写下面这个代表了“初心”的Checklist。
[Yes][No] 降低人力成本
[Yes][No] 提高生产效率
[Yes][No] 实现7 x 24不间断工作
[Yes][No] 零出错率
一个事物,迟迟不能体现出它既定价值的时候,它就迎来了生命的终结。
RPA是有价值的,请给它适度的呵护,待它尽情地绽放。
本文是51RPA中文社区原创文章。发布者:RPA小当家,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51rpa.net/rpanews/7575.html